中科发5号是粳型常规水稻,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选育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特征特性
生育期:在东北、西北中晚熟稻区种植,全生育期150.1天,比对照吉玉粳晚熟4.8天。
植株形态:株高102.8厘米,株型紧凑,生长清秀,后期转色快,秆青籽黄,剑叶立挺,抗倒伏。穗长17.8厘米,每亩有效穗数27.3万穗,每穗总粒数118.3粒,结实率79.9%,千粒重26.9克。
抗性: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2.0、2.4,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,中感稻瘟病。
米质:整精米率70.1%,垩白粒率6.0%,垩白度1.8%,直链淀粉含量16.1%,胶稠度70毫米,长宽比3.0,达到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二级。
产量表现
2016年参加早粳晚熟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700.48千克,比对照吉玉粳增产8.36%;2017年续试,平均亩产678.5千克,比对照吉玉粳增产10.22%;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8.84千克,比对照吉玉粳增产9.32%;2017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653.68千克,比对照吉玉粳增产14.86%。
栽培技术要点
适时稀播、培育壮秧,消灭种子传染病原;适龄移栽促早发,带药下田防病虫害;合理密植增穗数;总需肥量折尿素35千克左右,配施磷钾肥和有机肥,重前控后;中后期干湿交替,成熟期切忌断水过早;统一病虫害防治。
适种区域
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、吉林省中熟稻区、辽宁省东北部、宁夏引黄灌区以及内蒙古赤峰地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。